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3月6日讯(通讯员 李爱国)近年来,金乡县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模式,着力破解县域艺术教育难题,推动艺术教育多向度发展,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艺术教育。
打造优秀艺术教育团队,锻造艺术教育品牌。近年来,该县多次邀请国内知名艺术教育专家举办讲座,至纯天珠,开展艺术教师公益培训,涉及京剧、书法、绘画、陶艺等课程,至纯天珠,受训教师达几千人次,有力提升了全县教师艺术教育教学水平。2014年,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鲁西南分会落户金乡,充分显示了该县的书法教育成果。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该县书法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全县共有“山东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已达12所,居全省首位;中国书协会员16人、省书协会员36人,多次举办大型师生书画展,并在全国、省、市的重大展览中屡获大奖,每年向重点高校输送大量书法人才,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同时在校就读学生超过30人。同时发挥师资优势,深入开展“京剧进校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书画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深化艺术教育,校园京剧、地方戏曲、书法、陶艺、围棋等 “五大艺术教育品牌” 享誉鲁西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乡模式”。特别是京剧,通过聘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等多位全国京剧名家担任京剧艺术顾问,积极对接戏曲高校引进专业人才,打造教育品牌。2016年,金乡县被中央电视台定为全国“京剧进校园”实践基地,连续三年在全国“国戏杯”大赛荣获最高奖,校园京剧连续五年亮相中央电视台,成为全国京剧教育的一面旗帜。2018年中央电视台又多次到金乡县录制京剧节目,彰显了该县艺术教育特色。
加速艺术教育普及,创新艺术教育形式。该县教体局和山阳书院联合创办了山阳书院公益艺术学校,加快全县艺术教育全面普及,让更多的孩子、特别是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学校开设国画、书法、音乐、舞蹈、手工等十项课程,由全县优秀教师志愿者任教,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实行“国学熏陶,兴趣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课,加速全县艺术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建立县域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供全县师生学习,满足不同艺术教育需求;立足本土开发特色艺术课程,大力培育青少年艺术特长,努力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2010年开始在全县开展“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由该县教体局局长牵头开展课题研究,全县中小学根据优势申报子课题30多个,编写校本教材30余种;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工程,大力培育青少年艺术特长,努力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京剧、舞蹈、情景剧、陶艺、腰鼓、武术、书法、剪纸、版画、沙画、绘画、相声、陶笛、古筝、山东快书、国际象棋等项目打造成了全县中小学的特色名片。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覆盖全县各学校;2017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双百工程”,即每年一届的“九科十项百名优生”、“十艺百名才童”评选,文玩,为全县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助推了艺术教育水平提升。
构筑立体教育网络,推进艺术教育多元渗透。该县通过组建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开放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加强以艺术教育为桥梁的新型家校合作模式探索,形成艺术教育“共识”,让家长和社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同时,探索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在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县域资源,整合、布局研学景点,精心设计研学路线,在实践中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和效果,积极探索艺术教师支教、走教,提升了薄弱学校艺术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