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枧头镇的整个屠宰场承包下来

他将枧头镇的整个屠宰场承包下来

肖群在户外写生

他将枧头镇的整个屠宰场承包下来

 肖群在工作室门前和学生合影留念

他将枧头镇的整个屠宰场承包下来

 肖群的作品

  万安讯 (范小勇)“我已不杀猪好多年了,现在一门心思地做与画画有关的事。”9月11日,肖群笑着告诉记者。肖群,别号天湖山人,一位万安农民画家;一位把屠刀换成画笔的画家。屠刀和画笔?屠夫和画家?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故事得回到1978年。那时,万安县文化馆开始组织农民画培训班。当时只有13岁的肖群,对画画充满兴趣,第一个报了名,每天都很积极、认真地听课,学习画画知识。从1978年到1993年,肖群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15年,在他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艺术的种子。1993年,他离开了文化馆,第一次抉择,把手中的画笔换成了屠刀。他将枧头镇的整个屠宰场承包下来,一呆就是近20年,似乎忘记了画笔。直到2010年,他现在的妻子,一位来自湖南侗族的女子,像伯乐般发现了他的画画天分,并用激将法让他放下屠刀,重拾画笔。肖群再次抉择,踏上了通往艺术殿堂路。

  参加培训打下根基迫于生活放弃画画

  也许万安县文化馆早就预见了肖群的未来,所以在1978年组织的第一批画画培训班人员中就有肖群;也许是肖群跟画画这门艺术有不解缘,所以在十三四岁时,他与画画“偶遇”。

  1978年,万安县文化馆组织画画培训班。肖群带着小小的兴趣与好奇积极参加了这次培训。而且从这一年起就一直待在文化馆,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虽然文化馆每年只举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但是肖群坚持了这么多年,所以在他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画画这门艺术的种子。期间,他还在外面打过工,做过小生意。

  艺术之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早早地闭合了。转眼间,15年就过去了!男子三十而立。“我都奔三了,我‘立’在哪儿?”思索着这些问题。1993年,肖群不得不为了生活离开文化馆,放弃艺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于是,他丢下手中的画笔,拿起了屠刀。

  1993年,从事屠夫事业的肖群心想:既然,我已经放弃了画画,就不应该再留念,封笔换屠刀。也许是繁忙的生活节奏让他无暇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