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是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从收藏的角度看,鼻烟壶的鉴别似乎比其他古玩的鉴别要简单些。过去有的行家认为收藏鼻烟壶,主要看其质料和做工,而不必过分看重年代。"只鉴定其优劣足矣,不必注意其真伪。盖烟壶之名贵,纯视质料之高尚及作工之奇妙, 而不在产生之年代,制造之主人也。质料而果珍异也,作工而果奇巧也,无论何时所产、何人所造,亦为上品。反之,虽康、雍时代所产生者,康、雍皇帝所御用者,亦不值钱"〈赵汝珍《古玩指南》〉。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中国鼻烟壶产生的历史并不长,从明代后期至今只有四百多年,并且主要在清代康熙以后发展起来,与青铜、陶瓷、玉器等古玩相比,鼻烟壶实在太年轻,显示不出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其次,鼻烟壶的质料较难冒充,做工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并非是件容易之事。所以,以前在古玩市场上,"伪制之烟壶极为少见"。凡质料珍贵,做工奇巧的鼻烟壶,即使年代并不久远,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後,加工转化後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著送礼餽赠、身分象徵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鼻烟壶集结了中国雕刻、书画、烧瓷、镶嵌等手工艺技术,其珍贵性除了从形制、材质、纹饰、色泽上加以鉴别外,精致秀雅、端正匀称亦是评赏的要点之一。
关于鼻烟壶有这样一个传说,至纯天珠,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希望以正常途径得到 办理。由于朝廷官员办事效率低,,也没有进行贿赂,尽管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地方小官吏钱粮耗尽,无奈的寄宿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嗜好鼻烟成 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内壁上形成许多的划痕,这个鼻烟壶让一个有心机的和尚看见,这和尚通过实验,用竹 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从欣赏和研究的角度来看,鼻烟壶的鉴别除了评判质料和做工之外,时代考证还是必不可少的。鼻烟壶的制作材料非常丰富,从名贵的翡翠、白玉、水晶、玛瑙、田黄、鸡血石、金银、象牙、犀角和各种名瓷、琥珀、珊瑚到普通的玻璃料品、紫砂乃至竹木果核等,几乎无所不有。在当代社会,鼻烟壶的收藏价值在不断的升温,至纯天珠,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在收藏市场上,不乏会出现假的鼻烟壶。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呢?
1. 鼻烟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盛于清代。鼻烟传入中国后,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2. 鼻烟壶集合瓷质、玛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等各种材质,并加以书法、绘画等各种工艺,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材质多样、工艺繁复,内地藏家认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鼻烟壶艺术品最为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3. 鼻烟壶的鉴别,只需鉴别其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不必考证它的真伪。鼻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烟壶质料的高下和画工及做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质料如果确属珍异,做工又奇巧,无论它是何时出产,也不管它是出自谁人之手,亦为上品。
4. 乾隆年间是鼻烟壶的鼎盛时期,特别是画珐琅鼻烟壶。从近年来的拍卖成交记录来看,清乾隆制作的鼻烟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来自名家收藏的,更是身价不菲。
5. 收藏鼻烟壶必须财力、经验累积与阅读学习并重,切忌心急。应重质不重量,另外应注意的是鼻烟壶的材质、色泽与完整性。材质虽然以翡翠、玉石与铜胎类较为昂贵,但也必须综合判断其他条件得出论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