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漳州芝山大院发现正学堂碑 黄道周曾在此设坛讲学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7 13:36 我要评论( )

芝山,可是选址郡城的风水宝地。漳州人耳熟能详的开元寺,就建在上面。鲜为人知的是,这芝山上还曾办过一个高级研讨班。 说起这研讨班,还得从一块残缺的石碑说起。继开元寺碑出土之后,今年8月初,在芝山大院内又新发现了正学堂碑。 这正学堂,相当于如今

芝山,可是选址郡城的风水宝地。漳州人耳熟能详的开元寺,就建在上面。鲜为人知的是,这芝山上还曾办过一个“高级研讨班”。

说起这“研讨班”,还得从一块残缺的石碑说起。继开元寺碑出土之后,今年8月初,在芝山大院内又新发现了正学堂碑。

这正学堂,相当于如今的高级研讨班;“一代完人”黄道周,曾在这儿设坛论道。

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资料馆馆长江焕明说,过去,只是从文献上得知,芝山有座正学堂;如今,正学堂碑的出土,是漳州文史界和黄道周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喜事。“它揭晓了芝山书院、黄道周设坛讲学的确切方位,也揭晓传世名著《榕坛问业》《榕颂》的诞生地。”

出土:揭晓黄道周设坛讲学的确切方位

仔细打量石碑,长150厘米左右、宽89厘米,经仔细清理,发现石碑上竟刻有精美花边,以及密密麻麻的文字。

江焕明对碑文进行拓片整理,780多字中,主要内容是阐述儒生修身为本的主张。

从碑文内容及涉及人物推测,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正学堂建于芝山书院故址。

同时,江焕明发现,黄道周撰写的《榕坛问业》中也曾提到,“七年夏就芝山之正学堂为讲舍”。可以肯定的是,崇祯七年,黄道周曾在正学堂设坛论道。

碑石身世得以确认。江焕明兴奋地说:“开元寺碑、正学堂碑,相继出土的两通明末碑石,似乎是天意,也正说明了芝山是块儒释交织的宝地。”

探秘:黄道周曾在正学堂设坛论道

“48位铁杆弟子,跟随黄道周,专心研究理学,追求人生的真谛,这一待便是一年半。”江焕明说。

这些弟子,很不简单,大都是有身份、有资历的士大夫。

他们讲经论道,目的不是为了科举或仕途,而是追求天地之正气、人世之正道。

江焕明推测,尽管明末风雨飘摇,民不聊生,但当时的漳州,因月港,带来了海上商业的繁荣。“漳州远离战乱,人民过起了滋润的小生活,为此,也给黄道周及弟子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他们不为仕途,只为追求真知。”

价值:传世名著《榕坛问业》《榕颂》的诞生地

江焕明说,在芝山的一年半里,黄道周将讲学的重要内容,以笔记方式存世,,这些珍贵文献后刊刻成书籍,书名《榕坛问业》,计十八卷,清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

同时,江焕明认为,不单是《榕坛问业》,就连黄道周闻名于世的《榕颂》,也是在正学堂诞生的。

芝山上有万松峰、禅月峰、净众峰等,而碑文上本刻有正学堂的具体位置,但因石碑断裂,已无人知晓了。

碑文内容上,颂扬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对其评价非常之高,有“贤于尧舜”之语,令人震撼。

江焕明遗憾地说,因为碑首的缺失,“先生”究竟是谁,还不能确认。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龙凤古镇:席家大院工地挖出汉陶

    龙凤古镇:席家大院工地挖出汉陶

    2018-12-30 09:02

  • 漳州市区有5处文物点入选

    漳州市区有5处文物点入选

    2018-12-26 03:58

  • 在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南门澳王爷公庙内的一方重修王爷公庙碑中

    在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南门澳王爷公庙内的一方重修王爷公庙碑中

    2018-12-24 02:10

  • 漳州云霄发现明代和义桥遗址

    漳州云霄发现明代和义桥遗址

    2018-12-21 11:3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