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屈家岭遗址先后经过了三次发掘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8 01:56 我要评论( )

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地处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的交接地带。核心遗址区是海拔4050米的或聚或散的小丘陵,核心遗址周边还有许多小型遗址。笔者近日获悉,该遗址今年将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 自1954年

屈家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地处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的交接地带。核心遗址区是海拔40—50米的或聚或散的小丘陵,核心遗址周边还有许多小型遗址。笔者近日获悉,该遗址今年将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

自1954年冬发现以来,屈家岭遗址先后经过了三次发掘。1955年2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遗址的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新的文化系统。1956年6月至1957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以探索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为目的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材料经整理后发表了屈家岭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因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其他文化相比具备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将它命名为“屈家岭文化”。1989年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的北部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新发现了屈家岭遗址早期文化。

屈家岭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将其列为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地。

据悉,第四次发掘计划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结束。共计划调查总面积50平方公里、勘探总面积105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3000平方米。通过此次发掘,达到全面认识屈家岭文化遗址实际分布范围和控制范围,初步提示屈家岭文化跨越内涵和性质等方面的目的。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三维坐标测绘网、考古资料数据库、屈家岭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中心等,为屈家岭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辽宁发现3500年前古灌渠 由瓶颈陶片确定出遗址

    2019-01-01 22:44

  •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落款为永宁王府掌理府事肃湷立

    2019-01-01 22:43

  •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2019-01-01 22:42

  •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陕西宜川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址

    2019-01-01 22:3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