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见证了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9 15:27 我要评论( )

自2010年锡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发现古墓葬群以来,经过四年的抢救性保护、清理以及勘探、发掘,墓群神秘面纱已基本揭开,并又发掘出两座北魏时期和一座辽代时期古墓。 新发掘的4、5、6号墓为两座北魏时期、一座辽代时期古墓,三座墓地建造规模大小不一

自2010年锡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发现墓葬群以来,经过四年的抢救性保护、清理以及勘探、发掘,墓群神秘面纱已基本揭开,并又发掘出两座北魏时期和一座辽代时期古墓

新发掘的4、5、6号墓为两座北魏时期、一座辽代时期古墓三座墓地建造规模大小不一。规模最大的5号墓地,从墓室到墓道距离将近20米,墓道长度16米,从地表到墓体深度8米左右,在已发掘出的同时期古墓当中实属罕见。

不同于之前1、2、3号墓地的抢救性保护清理,此次发掘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由内蒙古考古所、锡盟文物站共同承担,这是锡盟第一次获得国家批准并参与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这几个古墓遗址,从墓葬形式和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来看,墓葬规模之大,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之高,在内蒙古同期的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代表着内蒙古在草原文化研究的领域上又增添了新的篇章和内容。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说:“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这样的一个家族墓地,,见证了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伊和淖尔墓地考古发掘对于我们深化草原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2019-01-01 22:40

  •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晋代之后更是将薄葬形成制度

    2019-01-01 22:30

  • 扬州发现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扬州发现四百年前明代墓葬

    2019-01-01 22:23

  • 山东滕州发现136座东周墓葬

    山东滕州发现136座东周墓葬

    2019-01-01 19:2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