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博物馆馆藏宋代石刻文物数量众多,品质和数量列全国前茅。但是,这些文物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发生病变,出现表面酥粉、剥落、溶蚀、空鼓、结垢、破损等“症状”,急需进行抢救保护。2011年,泸州市博物馆馆藏宋代石刻抢救保护修复项目列入国家文物局抢救计划,启动了为期两年的修复历程。文物工作者对二十四孝故事、飞天、执剑武士、青龙等51件宋代石刻,采用了粘接、灌浆、裂缝修补、局部修复、脱盐、生物杀灭、表面清洗、表层加固、表面封护等多项技术,将其重新还原出昔日模样。同时,文物工作者还完成了416个点位检测和11232个数据采集,为石刻文物数据化打下基础。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认为,此次抢救修复为全国其他地方开展石刻文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撑,,在石质文物科技保护上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