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湖南侗族村寨现清雍正乾隆光绪三朝“爱民碑”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6 00:08 我要评论( )

湖南通道县文物局局长杨少勇15日接受采访时称,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桥寨村发现三块清代爱民碑。其中,雍正爱民碑发现时期最早,系当地文物部门在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所发现;另外两块爱民碑是近期所获。 据了解,雍正爱民碑立于清雍正七年,碑为

湖南通道县文物局局长杨少勇15日接受采访时称,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桥寨村发现三块清代“爱民碑”。其中,“雍正爱民碑”发现时期最早,系当地文物部门在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所发现;另外两块爱民碑是近期所获。

据了解,“雍正爱民碑”立于清雍正七年,碑为青石质,高96厘米,宽63厘米,厚约6厘米,碑座高约30厘米。石碑一面刻有碑文,碑文核心为“遵奉文武各,严禁索需示”,上部分为魏碑体阳刻,下部分为楷体阴刻,大部分文字尚可清晰辨认。可惜该碑已断裂为两截,缺失了五分之一的内容。

另两块爱民碑分别立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和清光绪二十六年,均为长方形,碑身大小和碑文字体与“雍正爱民碑”一致。这两块石碑保存较为完好,碑额处均刻有“永定章程”四个阳刻大字。

杨少勇介绍说,根据碑文辨认,三块爱民碑记载着清政府禁止当地大小官吏在少数民族地区乱征苛捐杂税、无序摊派军饷的条令,,甚至有涉及要求官吏入乡办事自带伙食不滋事扰民等内容。他还表示,当地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碑刻比较少见,对研究清代中晚期吏治和清朝维护边疆稳定等有重要价值。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最早成立的以侗族为主体,侗、汉、苗、瑶等多民族和睦共处的自治县。2012年,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湖南邵东现东汉时期砖室墓

    湖南邵东现东汉时期砖室墓

    2019-01-01 22:21

  •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2019-01-01 20:04

  • 湖南宜章县古代锡矿遗址调查

    湖南宜章县古代锡矿遗址调查

    2019-01-01 19:58

  • 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绕园公路完成考古发掘工作

    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绕园公路完成考古发掘工作

    2018-12-30 11:3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