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是南宋新太平洲通判(官名)吴畴的妻子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10 15:13 我要评论( )

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远早于宋代。粽子古称角黍、筒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 参考消息网报道 台媒称,中国大陆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正展出一对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距今已700多年,号称是全球目前发

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远早于宋代。粽子古称“角黍”、“筒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

参考消息网报道 台媒称,中国大陆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展出一对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距今已700多年,号称是全球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实物粽子,吸引不少民众慕名观赏。

台湾“中央社”网站报道,江西省德安县城郊1988年9月出土一座完整南宋砖石古墓墓主是江西武宁人周氏,是南宋新太平洲通判(官名)吴畴的妻子,也是“世界最早实物粽子”的发掘地。

在墓中,周氏右手拿1根长40公分的桃杖,上面繫有2个菱形粽子。粽子长6公分,宽3公分,外皮为粽叶,由苎麻捆扎而成。

德安县博物馆副馆长邱文斌说,墓中发现的这2颗粽子,显示主人离世时正好没有赶上端午节,文玩,后人就包2个粽子供她享用。此外,2个粽子成双成对,文玩,也象徵吉祥如意。

他表示,这对出土于南宋古墓的粽子距今已有700多年。据考证,这是目前中国及全球发掘出年代最早的实物粽子。“这个粽子的工艺,保持着江西地方传统特色,做法跟现在的粽子比较接近。”

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远早于宋代。粽子古称“角黍”、“筒粽”,至纯天珠,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兰若寺墓地有啥新发现

    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兰若寺墓地有啥新发现

    2019-01-10 00:39

  • 这为研究我国东部边境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这为研究我国东部边境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2019-01-08 22:06

  • 游客可以利用博物馆制作的“刘贺”印章、《论语》竹简

    游客可以利用博物馆制作的“刘贺”印章、《论语》竹简

    2019-01-07 12:46

  • 这些遗迹为研究宋元明时期吉安地区的建筑形式、人居环境以及当地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这些遗迹为研究宋元明时期吉安地区的建筑形式、人居环境以及当地的经

    2019-01-07 03:5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