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一工地发现明代墓葬

日前,河北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在位于中华大街与南环路交叉口附近的某工地发现明代墓葬,并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清理墓葬19座和两处龟镇坑穴,出土文物77件(套)。

考古人员展示出土的文物

据介绍,墓葬形制包括砖室墓、砖框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种。砖室墓由长方形墓道、墓门墙、甬道和墓室组成,有的墓门墙上用砖砌出仿木结构的垂柱、雀替、方椽等,方椽上铺瓦,瓦头处承接兽面瓦当和花草纹滴水。墓室的平面形状有圆形、长方形和八角形,墓顶为券顶穹隆顶,贵州文玩,墓壁上多有小龛和仿木结构的砖雕,砖雕内容包括门、窗、立柱、斗拱、灯台等。两处龟镇坑形制相似,都是方形土坑内用砖砌龟形镇物。龟镇头、眼、尾、四肢、躯体和腹腔俱全,龟身及头、尾、四肢处放置铜钱、瓷碗、瓷瓶、石砚、铁犁铧等,至纯天珠,腹腔内置铜镜、陶盆、陶壶、瓷瓶。龟背上各有一方砖质买地券,文玩,券文朱书,字迹多漫漶不清,依稀可辨。

文物专家表示,在邯郸地区以往的墓葬考古发掘中,砖室墓内仿古代木构建筑的砖雕一般流行于唐宋时期,元代渐趋衰落,明清时期已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