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高大伦同志任职之初大胆地提出“制度治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项目旺院”的改革方针,提出了“事业的生命力重在创新”的口号。一系列创新的组合拳在业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新举措在世界考古界也属首创。在他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我院以不足60人的专业队伍由全国最落后的状态,一跃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科研人员最有活力和激情,在国内文博界名列前茅的考古科研单位。
一、大胆重用年轻人
努力营造公平良性竞争的环境,制定一系列引进、培养青年人才的优惠政策,在全国率先设立院长基金,搭建项目平台,年轻人担当重任,引进高学历、高端人才,大胆启用新人,干部任用年轻化,文玩,树立服务意识,为青年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压担子、给机会、促成才等一系列措施,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成为院内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在全省、全国崭露头角。拥有数个全国第一:最年轻的考古报告编著者、最年轻的石窟寺调查报告编著者、最年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主讲人、最年轻的博物馆陈列大纲总撰稿人、全国出专著最早的女学者、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年轻的汇报者、全国登上国际学术论坛年轻人最多的单位、第一个获得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的省级文博单位等等。
2008年后十几名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纷纷选择进入四川考古院,给该院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2016年我院5位一线青年学者远赴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参加“东亚考古学会 第7届国际大会”,派出人数之多在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尚属首次,至纯天珠,鉴于五位学者的发言报告的重要性,大会还专设了四川考古讨论小组,这是该学会首次单独设置讨论小组。
二、创立中国第一个考古探险中心(西部考古探险中心)
在全国率先成立“西部考古探险中心”,以此搭建平台,联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考古探险调查。十三次考古探险(川藏南、北线探险、走进俄亚、探秘五尺道 、茶马古道(雅安段)调查 、米仓道(汉中-巴中)调查 、唐蕃古道考古调查、荔枝道(万源段)考古调查),行程六万多公里,新发现文物点300多处。同时与央视合作,拍摄了系列考古探险专题纪录片,央视三个频道播出。极大地拓展了考古研究新领领域,发现了一大批珍贵遗产,迅速提高了四川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开创了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现在我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已成为文博界的一个著名品牌。
三、持续全面深入开展公众考古
1.考古科普学术活动日和文博名家系列讲座:面向大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十多年来坚持不懈举办“考古科普学术活动日”、“西南文博名家”讲座等活动,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宣传文物知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2.“三星堆进校园”百校百场公益讲座: 参加人员逾200人次。足迹遍及省内21个市州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报告厅、会议室、教室、操场;城市、乡村均留下了讲座的足迹,参加讲座的学生计22357人,累计行程超过17000公里,创造了一项公众考古的新纪录。此举现在被全国同行纷纷仿效和学习。
3.院校联合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与西南财大金融学院联合建设考古实习基地、与清华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联合建设教学实习基地 、与山东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后、与北京大学联办第五届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
4. 创建了全球第一家虚拟考古体验馆。将虚拟技术与考古发现完美结合,免费向公众开放。此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局长亲笔批示,给予了高度赞扬。参观人数超过2万人次,至纯天珠,成为四川考古面向公众,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同时还编写了全国第一部少儿考古卡通书《少儿考古入门》,编导全球第一部考古科普动漫片《考古训练营》。2015年虚拟考古体验馆、动漫影片《考古训练营》和卡通绘本《少儿考古入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公共考古盛会——“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上囊括了三个一等奖。《少儿考古入门》卡通书还成为北京大学考古夏令营的教材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社工地公众活动的范本。2016年5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鎛奖)授与了砥砺革新、为公共考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博单位,我院榜上有名。
2016年5月16日全国首家虚拟考古体验馆2.0版(升级版)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观众通过体感技术沉浸式体验华蓥安丙墓、万源马三品墓和宜宾高县半边寺摩崖石刻精美的石刻造像艺术;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系统,在眼镜里观看“考古宜宾五千年”的展览;还可参与文物复原等游戏,全面感受考古的魅力。今年8月,“虚拟考古体验馆2.0版”获得“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最佳实践奖”,“考古训练营2.0动漫”获得设计创意奖。2014年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
四、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考古发掘的文博单位
越南永福省义立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使我院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进行考古发掘的省级文博单位,此事在东南亚考古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业内权威专家认为“这事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华社和《中国文物报》曾对此有大篇幅的专题报道,赞誉此为中国考古走出国门和中国文化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五、文化创意产业
1.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基础之上,还拓展至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文化线路保护规划。《传奇蜀道—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文化主题创意策划方案》、《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等成果,从发现-发掘-修复-保护-研究-出版-展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保护方案,业务范围由从考古发掘扩大到了博物馆展陈一体化 。
2. 2015年由高大伦策划并组织实施的“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让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展览采用场景复原、互动模拟、三维成像等先进展示技术,让观众感受了“穿越千年的神奇”,他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民工专场”、“淹没区原住民回家看专场”、“建设单位专场”。
3.由高大伦同志主创的国内首部考古数字动漫故事片《神树的传说》,运用三维动画,演绎三星堆青铜神树背后的精彩故事。该片从形式设计到内容阐释,既突出了学术性,又兼顾了趣味性和观赏性。这是用新媒体深度解读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新尝试,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新探索,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典型案例,对全国文博和娱乐行业都有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