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山西高平发现长平之战炉灶遗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4 05:49 我要评论( )

在高平与陵川交会地带陵川县礼义镇沙河村北宝应山秦岭关上,发现一处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炉灶遗址。 秦岭关炉灶遗址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改变华夏民族历史命运的决定性十大战役之一。此次发现的炉灶遗址位于秦岭关山梁北

在高平与陵川交会地带——陵川县礼义镇沙河村北宝应山秦岭关上,发现一处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炉灶遗址

秦岭关炉灶遗址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改变华夏民族历史命运的决定性“十大战役”之一。此次发现的炉灶遗址位于秦岭关山梁北侧,距百里石长城数米,炉灶分大小两个灶址,相距两米,呈东西走向,东为上,西为下。大灶址炉径约1米,小灶址约60厘米,炉灶依山傍砂,就地利用山石砌成。

据高平市长平之战研究会副会长李俊杰介绍,从炉灶遗址考察情况分析,炉灶设在北坡上可能有两种因素,一是避风,贵州文玩,二是隐蔽。炉膛内的炉灰较为明显,呈现一种长时间烧炼熔化物痕迹。据当地冶炼专家对熔化物质分析,炉灰应当为油性松柏木材所致。据推测,此炉灶周围有可能是长平之战期间,秦赵屯兵驻守关隘筑垒长平防御工事时的营宿遗址,为长平之战炉灶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

李俊杰说,至纯天珠,秦岭关南北走向,北入长治县(古北上党),南为古长平郡(南上党),贵州文玩,是《战国策》记载的“南北两上党”分界线。《高平县志》记载:“明代,周一梧,《论白起营垒》云:潞泽之交,横贯一山,起丹朱岭至马鞍壑,有古长城一道,岁久倾颓,然遗迹尚存。今陵川呼此山为秦岭,以为秦筑。以事考之,则长平之役,秦人遮绝赵救兵及刍饷而筑也。”

据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科长张建军透露,早在1989年,山西省长城考古队对高平、沁水、陵川等地进行实地探测,西起沁水,途经高平丹珠岭、羊头山,东入陵川秦关岭,后延伸至长治市壶关县壶口关,一条长达百里的战国石垒长城为长平之战时期的战争遗址,长平之战研究人员在宝应山秦关岭附近探明的炉灶遗址,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玉树发现藏区摩崖佛教造像

    玉树发现藏区摩崖佛教造像

    2019-02-14 05:52

  •  备受考古界和新闻界关注的翼城大河口西周霸伯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

    备受考古界和新闻界关注的翼城大河口西周霸伯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目前

    2019-02-14 05:42

  • 清远发现宋代书法家米芾墓

    清远发现宋代书法家米芾墓

    2019-02-14 05:39

  • 他们发现这个青铜器时上面全是泥土

    他们发现这个青铜器时上面全是泥土

    2019-02-14 05:3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