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河北涉县现史前文化遗址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4 12:56 我要评论( )

据该县县委宣传部介绍,遗址位于涉县三里交村大寨垴半山腰。中科院史前考古学教授黄万波在溶洞内发现众多动物骨骸,有食肉目中的虎、鬣狗、獾,偶蹄目中的纳呼尔绵羊和麂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绵羊。目前鬣狗仅在非洲生存,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已灭绝。 黄万波

据该县县委宣传部介绍,贵州文玩遗址位于涉县三里交村大寨垴半山腰。中科院史前考古学教授黄万波在溶洞内发现众多动物骨骸,,有食肉目中的虎、鬣狗、獾,偶蹄目中的纳呼尔绵羊和麂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绵羊。目前鬣狗仅在非洲生存,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已灭绝。

黄万波认为,从地层分析,该溶洞有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时代属全新世,即新石器时代;下文化层时代为晚更新世,即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于堆积物的年代,至纯天珠,要等铀系法测定后才能揭晓。若从动物群对比看,溶洞下层堆积为晚更新世,时间长度不会短于1万年。种种迹象表明,溶洞是一个史前人类栖息过的地点。

该溶洞由涉县龙虎乡三里交村村民发现。村民称之为“狐仙洞”,原为村民祈福之地。2010年春节期间,当地农民在洞内挖掘3米深坑后发现,坑壁到处都是骨头与泥土混杂,骨质已疏松。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河北省博物馆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展上展出的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陶俑 参观者在河北省博物馆参观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展

    在河北省博物馆南水北调文物保护成果展上展出的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的

    2019-02-14 12:49

  • 使其成为对中国史前洞穴遗址群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具有示范作用的大遗址保护工程

    使其成为对中国史前洞穴遗址群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具有示范作用的大

    2019-02-14 10:47

  • 对进一步探讨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史前文化谱系、川西北高原古代人地关系等课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对进一步探讨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史前文化谱系、川西北高原古代人地关

    2019-02-14 10:39

  • 衍生于此的潕水文化类群和 高庙文化在我省史前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衍生于此的潕水文化类群和 高庙文化在我省史前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2019-02-14 10:2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