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甘肃陇西惊现疑似远古时期文物 或填补考古空白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7 03:35 我要评论( )

近日,陇西县境内修筑天定高速公路时,当地农民在火焰山脉及渭河两岸取土现场发现完整的古人头骨和石斧、陶片、动物骨骼等古文物,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明的佐证。发现者王自升、王自恒双胞胎兄弟,多年来追寻古代文明,因而他

近日,陇西县境内修筑天定高速公路时,当地农民在火焰山脉及渭河两岸取土现场发现完整的古人头骨和石斧、陶片、动物骨骼等古文物,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明的佐证。发现者王自升、王自恒双胞胎兄弟,多年来追寻古代文明,因而他们才慧眼识宝,使这些宝贵文物得以保存。我国考古研究的权威、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文明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情况至今还不清楚,这是我国史前考古的一个薄弱环节。”陇西的这次发现将弥补这一时期空白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了他们上交的实物标本20多件,并得到省文物专家的肯定且颁发了荣誉证书。这次发现和实物的收集亟待权威部门和权威专家的进一步考证,如果最终确认,这将是轰动考古界的一次大事件。

砍砸物

早期的陶罐

古人早期立体画

罕见的完整颅骨

骨器具

双胞胎兄弟痴迷远古文明

王自升、王自恒是陇西县巩昌镇五一村失地农民、58岁的双胞胎兄弟。他们出生于书香门第,前辈多从事教育事业并有突出贡献,陇西第一中学就是他们的祖先所创办。他们兄妹八个,他俩在兄妹中分别排行老四、老五。由于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和父辈的教导,两人从小热爱学习,有着深厚的文化情结。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业,但凭着他们的聪慧和刻苦,学习从未间断。兄弟俩都对远古文明有着痴迷的爱好和追寻热情。他们通过报纸、广播、书籍等多种手段获取有关的知识,虽然当时生活并不宽裕,但是他们还能节衣缩食购买有关资料,孜孜不倦地学习充实自己。王自恒在1970年至1973年分别两次去了北京、陕西半坡和蓝田、汉中等地慕名参观了原始人类遗址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通过近距离直观地接触了古迹文物之后,对于远古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兄弟俩经常结伴或单独在火焰山脉及渭河两岸山上,梁峁沟壑查看寻觅。1991年的夏天,兄弟王自恒不经意间发现了类似石斧的物品,凭着他们多年学习积累的知识,至纯天珠,当时断定那就是远古人类的生活工具,对于此次的发现兄弟俩激动不已,大喜过望。而这次发现就成了他们一发不可收拾的寻觅古人类文明的不竭动力。在人们纷纷出去打工挣钱、奔向致富道路的年代,他俩却开始了考察探寻古人类足迹的艰难旅程,这一旅程已持续了20年

或将填补史前考古的空白

从1991年至今的20年来,兄弟俩的寻觅足迹踏遍陇西以火焰山脉为主的渭河流域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山谷沟壑,收集山体滑坡而逐渐露出来以及人们在砖厂取土、平田整地、修筑山间道路、退耕植树时挖出丢弃野外的各种原始人类遗存物品。截至目前收集到旧石器、中石器(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实物)和新石器时期实物及标本6000余件,仅火焰山脉就有30几处遗址,最大的遗址是乔家坪遗址(约500亩,文化堆积层厚约4米)与河那坡遗址(约300亩,文化堆积层厚约2米)。其他遗址还有多处:如十里铺沟、咀头沟、梁家弯、安家山、唐家坪、柳树林坪和浅河子坪等10余处,虽然文化层不是太厚,但裸露在外的比较多。另有两处因建砖厂,建楼房被彻底毁坏,绝大部分都有旧石器出现。目前,贵州文玩,还有几处大型遗址正面临被毁的危险。他们考察发现,尚有大、中、小型遗址和古人类窑穴200多处,不计其数的灰烬层遗迹大都裸露。他们认为最具发掘保护价值的是火焰山山脉河那坡遗址和乔家坪遗址。他们在火焰山脉和这些遗迹中收集到旧石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石器(石刀、石斧、石矛、图腾雏形)。新石器有磨制石刀、石斧、石镞、石矛、石球等。骨器有骨针、骨锥、骨凿、骨铲、骨刀等。还有完整古人头骨,以及亚化石古人头盖骨及各种动物化石标本多件。其中旧石器工具最大的重1.5公斤,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打制的圆形太阳图腾300多枚,至纯天珠,最大直径28厘米﹑重约12公斤,最小的直径4厘米。陶器类器皿和标本十分丰富,涵盖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等类型。这些都是极珍贵、极真实的实物标本。这些遗址保存完整而且集中,这些珍稀的原始文化载体对于研究古人类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明的佐证。尤其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发展过度的实物演变过程相对完整,突破了史前考古资料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将填补甘肃原始文化石器时代乃至我国史前考古的一个薄弱环节和实物的空白。发现大量的圆形砍砸石器,是我国远古先民崇拜太阳的图腾和击石取火,直到玉壁形成的链带过程,是很有探索、研究和考证价值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关链接

甘肃陇西县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境内除了中外知名的陇西李氏文化外,还有着分布在陇山渭水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丰富的、具有研究古代原始社会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等各个时代的原始社会文化遗迹和文物资源,特别是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的文物非常丰富。近年来,仅在陇西县的火焰山脉及渭河两岸就大量发现旧石器时期石器多达2000余件;中石器时期石器200余件;新石器时期石器及其他陶制物品4000余件;其他文化遗迹包括较大规模的古村落遗址两处、小的有10余处;灰烬层和远古人类窑穴遗址200余处。如此集中的大量的发现在全国实属罕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甘肃黑水国遗址发掘:冶金术起源问题或破解

    甘肃黑水国遗址发掘:冶金术起源问题或破解

    2019-02-17 00:46

  • 垒筑墙体的红柳根直径达30厘米

    垒筑墙体的红柳根直径达30厘米

    2019-02-16 20:24

  • 河南濮阳惊现日制《大清全地图》

    河南濮阳惊现日制《大清全地图》

    2019-02-16 20:17

  • 记者就此询问馆内工作人员

    记者就此询问馆内工作人员

    2019-02-16 18:3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