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介绍说,发掘过程中他们先是发现了滑石握手。所谓握手,顾名思义,就是让死者握在手里的一种随葬品。发现滑石握手后,考古人员觉得墓主人的另一只手上还应该有随葬品。果然,他们不久后又发现了箕形砚。
滑石猪
▲判官墓中出土的陶罐。
▲出土的箕形砚像一个没有把手的簸箕,文玩,砚的背面刻着“吴永判官”四字。箕形砚是唐朝用品,产于广东肇庆,北方很少用。“吴永判官”表明墓的主人名叫吴永,是个文职判官。
凹槽底部的石砖就是墓室的地砖。摄影/曹景荣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江南大道和昌岗路交界处的工地发掘出4座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主人为唐代晚期的判官。考古工作者已从该判官墓中发掘出箕形砚、滑石猪、滑石握手和买地券等随葬物品。
不远处还有3处明清墓葬
发掘出唐代古墓的工地位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侧。在考古现场,记者见到一个长方形的凹槽,其长2.8米,宽0.76米,深度约为0.2米。凹槽的底部铺着平整的石砖。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石砖就是墓室的地砖。该墓葬是一周前发现的。据出土物判断,墓葬应形成于唐代晚期。唐墓不远处还有3处墓葬,应形成于明清时期。
考古人员介绍说,从出土的文物看,唐墓主人并不是大官或者有钱人。“富贵人家的墓葬会有金器、玉器等陪葬,而这座墓不仅陪葬品少,还以滑石器物陪葬,文玩,可见家境一般。”
据史书记载,唐朝初期,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帮助其处理文书杂务。唐睿宗以后,贵州文玩,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有判官辅助处理事务。唐朝的判官不是正式的官职,而是类似于僚佐的职务,总体来说地位较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