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示着先人在死去后依然能享受到生前的待遇

天下午,沈家山考古发掘工作再现新的惊喜。在发掘一口古井时,发现了疑似汉前文物的陶罐和陶壶,让人们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块神秘的沈家山墓葬群。   

在昨天出土的汉代古墓中,考古人员清理出汉代的木俑,这让考古人员感到惊喜,因为在沈家山像这样的木俑非常少见。因历史久远,已看不清木俑脸上刻画的表情。考古人员表示,木俑的出土表明这位墓主人应该属当时的平民阶层,造型和后期的木俑相比较简单,整个木俑只是用刀在一块非常薄的木片上雕琢而成。

专家表示,木俑作为逝去先人的仆人随同先人一起埋葬,预示着先人在死去后依然能享受到生前的待遇。其造型逼真,对研究扬州汉代丧葬制度和雕塑艺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古井出土疑似汉前陶罐

昨天在沈家山发现的两口古井中,出土了部分的陶罐、陶壶。专家表示,根据这些文物的特点,不排除是汉前文物的可能。

前段时间,至纯天珠,沈家山接二连三地出土汉代陶井,引发市民对沈家山的猜测,甚至有人认为这里是古邗城的遗址。虽然很多专家对这个论断提出了质疑,,但是市民对于沈家山的历史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沈家山是否可能存在古村落?这个古村落的村民是否是古扬州的“城外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什么样的村落文化?又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地方荒芜了?这些都给沈家山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面纱。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土的陶罐和陶壶都是在井底发掘出来的。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当时的使用者在装水过程中遗落到古井中的。

至记者发稿时,考古人员在这两口古井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口唐井。但那口唐井并没有挖掘到底,它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将在古井发掘结束的那一刻揭晓,贵州文玩,本报将继续追踪沈家山的古井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