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湘南地区商周考古继坐果山遗址以后又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

望子岗遗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凼底乡政府所在地,地处潇水支流桴江西岸的山坡上,遗址面积约二千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86年,2008年11月再次复查确认。因遗址受到乡镇建设严重破坏,2009年3月至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零陵区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图一:遗址探方分布


发掘区位于遗址北端,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发掘工作已取得重大成果,主要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遗址文化层厚达1-2米,贵州文玩,共分为8层,年代跨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代,其中包含四次明显的生活界面的叠压关系。这些关系中,不仅有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叠压关系,也包含了不同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在湘南地区同时期考古遗址中尚属首次,对于建立湘南地区商周考古的年代分期和文化谱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二,发现了多组建筑遗迹。F1、F4为两组地面建筑,其中F1面阔15米左右,内部分为若干单元,木骨泥墙的墙基、墙皮、建筑的散水都清晰可见,总面积近一百平方米。F2为一座呈甲字形的完整的半地穴式建筑,保存有台阶,四周有排列整齐的柱洞。F5为一圆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四周也有排列整齐的柱洞,这类形式的建筑在过去同时期考古遗址中也比较少见,其使用功能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第三,发现古墓葬21座,皆为窄长的竖穴土坑墓,头向朝东,仰身直肢,其中M21长2.7米,宽0.7米,文玩,宽长比近1:4。墓葬开口层位皆在第⑦层下,年代为新石器晚期至商代早期,这是湘江流域首次发现的商周时期早期墓葬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出土陶器中釜、罐、豆、鬶、甑的特征分析,可以证明洞庭湖区石家河文化的南下趋势。而不同文化的叠压关系,则体现了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消长过程,这为探索古越族文化的来源与历史进程提供了坚实的资料。遗址出土的完整的建筑遗迹、古墓葬,又大大丰富了古越文化的内涵。

望子岗遗址的考古发掘,贵州文玩,是湘南地区商周考古继坐果山遗址以后又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必将为“南岭中心带”古文化研究,增添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