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浙江省义乌市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龙窑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2 13:52 我要评论( )

“十里红山出状元,不爱状元要缸窑”,这是流传缸窑一带的古话,几百年的古陶文化,造窑烧缸经商,经济的繁荣,使缸窑成为乡、公社的所在地。以开缸窑而得村名的制陶业闻名江浙,人称“小宜兴”。 该龙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北117号旁边,始烧于清代,2

“十里红山出状元,文玩,不爱状元要缸窑”,这是流传缸窑一带的古话,文玩,几百年的古陶文化,造窑烧缸经商,经济的繁荣,至纯天珠,使缸窑成为乡、公社的所在地。以开缸窑而得村名的制陶业闻名江浙,人称“小宜兴”。

龙窑位于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北117号旁边,始烧于清代,2005年停烧。主要烧制日用陶,品种有罐、钵、盆等多达130余种。窑床根据地势由西向东,呈30度坡度下陡上缓渐升而建,全长约60米,宽约2.3米,主要由炉堂、窑床、窑铺三部分构成。窑床由炉门、窑膛(火道)、小户口、下窑门、上窑门、窑背窑眼及圆形烟囱组成。炉膛主要是堆放柴火、煤等燃料,为炉工操作的地方。窑铺为人字形屋面,建于窑床之上,用五柱八檩分十间依次提升,宽约 7.7米,高2.3米。窑址东端用砖块叠筑圆形驳坎,周边分布罐、钵、盆、茶壶等废品残片的堆积层。

据该村老窑民述说:建窑关键在于窑底。一座长约30丈左右的窑,坡度要在30度左右的地方选址。窑底坡度应按照 3.5--3.1--2.8--2.5--2.2--2--1.8--1.65--1.5--1.4尺寸由低往高依次渐减下陡上缓的方式铺筑。这对我们研究当地古窑的建造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这一地区地表散布有辽代的陶、砖、瓦、瓷残片等

    这一地区地表散布有辽代的陶、砖、瓦、瓷残片等

    2019-02-22 20:16

  • 在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中

    在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中

    2019-02-22 20:04

  • 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2019-02-22 20:01

  • 陕西省榆林神木县发现数段战国秦长城

    陕西省榆林神木县发现数段战国秦长城

    2019-02-22 19:58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