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考古人员在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汉代墓葬挖掘现场,清理出土的陶罐等陪葬品。新华社发(王乃驷 摄)
继沈家山古墓葬群考古现场接连出土大量汉墓后,昨天,位于西北郊的西湖镇出土了一座保存相当完好的西汉夫妻合墓葬,距前不久刚刚出土的五代砖室墓尚不足200米!考古人员介绍,从墓制及葬品情况来看,墓主人身份绝非等闲之辈;从陆续出土的大量丰富陪葬品来看,墓内极可能有更为令人惊异的发现!
从昨晚截稿时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出土的西汉墓葬品精美绝伦,50件漆木器、陶制品尽显高超工艺,随着今天的正式开棺,至纯天珠,更多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秘密有望云开雾散。
考古发现
50余件精美陶制品重见天日
昨天上午10时许,西湖镇经圩村,正在施工的南京泰新公司工程队突然向考古人员报告新发现了一座古墓葬,考古人员立即停止正在进行中的五代砖室墓发掘,迅速赶至现场,从上午10时至下午7时许,经过考古人员连续9个小时的艰苦挖掘清理,一座尚未被盗贼光顾、葬品丰富、形制完美的西汉古墓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从大量青灰色的淤泥里出土的50余件精美的陶制品、漆木器等,在深埋地下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
记者在现场看到,昨天发现的这座西汉古墓位于半月前刚刚出土的五代砖室墓南端,是半月之内在这片神奇的工地上发现的第四座古代墓葬,由此,西湖镇经圩村成为继沈家山后,我市在一个月内发现的第二个大型古墓葬群。据现场村民介绍,这座古墓所在地原是一片水田,由于当地修路需要,对这片水田征用后进行深挖取土,谁知道竟意外发现了这座古墓。
和经圩村同时期出土的其他古墓相比,昨天出土的这座夫妻墓保存十分完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居然未曾遭到盗掘。一位村民分析,这可能和古墓埋葬较深有关。
墓葬形制
典型西汉葬制一椁双棺 一足厢一侧厢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西汉合葬墓呈东西向放置,一南一北两口棺材,南棺略长于北棺,由于这座西汉夫妻合墓葬为竖穴放置,因而未见通常便于安葬棺木的墓道。棺椁足厢与侧厢分两层,中间以木板隔开,在棺椁西南角,一只尺寸缩小、精巧别致的木梯斜置,仿佛便于墓主人上下取用随葬物品,在南棺南侧有一扇扇木门一样的东西,据介绍,这叫直棱窗,是作为装饰用的。
在足厢位置,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漆木器,如漆耳杯、木俑残件,另有一个陶灶。侧厢部位大部分为陶瓷物品,如陶罐、陶壶、陶鼓和一些陶瓷残片。特
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8件陶器中,有5只未受一丝损伤,另3只陶罐仅口部破残。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座墓葬形制为一椁双棺一足厢一侧厢,是典型的西汉古墓。由于正处发掘阶段,考古人员未透露墓葬尺寸,但可以肯定的是,棺椁为楠木木质,先行挖掘出土的四块椁盖板也是楠木木质,至于棺木是何木质将于今天继续发掘时方能确定。
7月29日,考古人员在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汉代墓葬挖掘现场进行清理工作,为开棺做准备。新华社发(王乃驷 摄)
7月29日,考古人员在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汉代墓葬挖掘现场,清理出土的陶罐等陪葬品。新华社发(王乃驷 摄)
专家声音
西湖合墓葬完好程度十分罕见
本月初,沈家山曾出土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夫妻合墓葬,全部由考究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不过,由于遭遇过盗毁,贵州文玩,古墓里大部分陪葬品已荡然无存,只有被盗墓者遗漏的铜灯、剑鞘、漆器残件及五铢铜钱等物品。
令人欣喜的是,同样是西汉时期的夫妻合葬古墓,昨天在西湖镇出土的这座夫妻墓保存极为完好。记者在现场看到,重见天日的楠木棺椁完好无损,一南一北两座棺木并排整齐摆放,其完好程度十分罕见。除了棺木未见损毁迹象外,现场还出土了八只造型别致的陶罐及大量陶钵陶片等物。
考古人员介绍,这座西汉夫妻墓从规模上来说属于中小型墓,至纯天珠,但墓主人身份不可小觑,从墓制情况及现场已出土的大量陪葬物来看,已排除了是平民墓的可能性,至于墓主人到底官至几品?是何身份?南北两口夫妻棺木是如何排列的?一切得等到今天正式开棺后,谜底有望揭晓。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市出土的汉墓大大小小已有几百座,但保存如此完好的汉墓尚不多见,考古人员表示,这座保存完好的西汉夫妻墓将对研究汉代丧葬礼俗文化及埋葬习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沈家山古墓葬
昨遭挖掘机破坏
和西湖西汉古墓发掘同时进行中的沈家山考古现场,昨天清理出部分古墓葬,遗憾的是,由于施工方的不慎,导致部分古墓被挖掘机破坏,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后,发现满是狼藉的现场还散落了一些破损的棺椁残片。
五处古墓葬遭严重破坏
在沈家山墓葬群现场,记者看到,一条刚刚整修出来的道路两边堆积着施工挖掘出的泥土,顺着这条路一直走,沿途发现了一些破损的棺木,还有很多墓坑。考古人员介绍,这些黑泥可能是从古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因为前几天的大雨,盖在上面的黄泥被冲刷下来了,黑泥就裸露出来。
随后,考古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探测,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共发现有五处墓葬被严重破坏,其中有两座汉代墓葬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被破坏的古墓边,考古人员深感惋惜地称,从里面有大量木炭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个大墓,如果没被破坏的话,应该能挖到不少好东西。
考古人员介绍,有一处已被填平的古墓,从下沉的方形泥土来看,应该是被挖掘机挖掘后重新填土形成,根据判断,在这些方形泥土的下面,应该都藏着宝贝啊。在另一块古墓点,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些古代陶罐的碎片和挖断的棺材板。
走在路上,记者不断发现黑泥中夹杂着一些文物的残余,记者简单算了下,现场有黑泥的点不下十处,从而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古墓葬群。现场一位考古人员捡起两块破损的古代瓷壶的碎片,惋惜地说,如果这些墓葬没有被破坏,那么这些文物还可以拼接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专家对于扬州相关历史的研究,同时也让市民有机会了解古代扬州的灿烂文明。但是现在都被破坏了,非常可惜!
专家呼吁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面对古墓遭遇破坏,记者联系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当提到文物破坏时,他显得有点激动,称最近破坏文物的情况特别严重,不管是盗墓者还是施工队都要注意防范,希望施工队作业发现文物时一定要及时上报,不要野蛮施工,应注意保护文物,对于盗墓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不管是考古队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共同加入到文物保护中来。
有关专家呼吁政府对于建筑项目的审批要更加严格,同时对文物的立法要考虑全面,同时通过宣传提高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可以采取奖励方式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以保护珍贵遗产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