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孔雀蓝地粉彩描金折枝花卉图双耳瓶 1144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清乾隆紫地粉彩龙纹夔耳瓶(一对) 4355万港币 香港佳士得
清乾隆 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 2702.5万元 中国嘉德
曾几何时,高歌猛进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上涨声如潮,只涨不跌成了艺术品投资的广告词,一个个投资神话在大众媒体渲染下飘进千家万户。
可惜,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
2010年后,在当代艺术的带领下,拍场上各个版块泡沫相继破灭,只涨不跌的神话和传说随风而逝。
中国市场春拍第一槌的香港苏富比,瓷杂板块较去年春拍的降幅近三分之一,超千万港币的瓷器仅七件。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千万元瓷器仅出现五件,北京拍场上仅两件。备受注目的苏富比玫茵堂藏瓷第五场,成交额继续下探。
在种种利好、回暖之说包裹下的今年春拍,市场的真实反映或许并不值得盲目乐观。即便是往年行情走势相对稳健的瓷器市场,表现也差强人意,回暖之说几成泡影。纽约、伦敦、香港、北京市场瓷器成交率、成交额持续走低,明清瓷器方面尤其突出。
纽约:高古瓷抢手
3月15日至23日的纽约亚洲艺术周,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朵尔等拍卖行揭开年度中国艺术品首拍。陶瓷板块依然是市场的半壁江山,虽说中国书画板块略有亮点,但远未不及瓷器所占的市场份额。可以说,纽约市场中国艺术品交易主要是陶瓷和杂项工艺品的天下。
相较往年,陶瓷杂项的成交额、成交率平平。在业内人士看来,算是难能可贵——没有持续下滑已经不易。
陶瓷板块的热点在苏富比、佳士得拍场上。苏富比瓷杂专场拍卖收获2270万美元,高古瓷走销。估价20万至30万美元的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碗拍至222.50万美元,刷新定窑瓷器拍卖纪录,买家是伦敦古董商艾斯肯纳兹(Eskenazi)——此前的定窑瓷器纪录,由2002年10月香港佳士得拍得1239.41万港币的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保持。北宋定窑宝相花纹碗拍至54.50万美元,南宋吉州剪纸双凤纹玳皮天目碗19.7万美元,宋钧窑天蓝釉紫斑碗18.5万美元。
佳士得则以清代瓷器见长,瓷杂专场成交率89%,成交额3825.3万美元。原为美国麻塞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博物馆收藏的清乾隆青花黄彩暗刻云龙戏珠纹鸠耳尊,高19.7厘米,估价30万至50万美元,拍至381.975万美元。
鉴古堂主藤文浩指出,“纽约每年三月中下旬的拍卖都是年度艺术品拍卖的序幕。今年人气还是相当火爆,纽约货源每次都有相当的新鲜度,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业内人士对此比较有激情。货源提供者除业内人士外,还有很多是来自海外私人收藏品,不少是有数十年历史的老收藏,有的或许是因为家里换代,或许是继承遗产变现等原因,有原汁原味的感觉,所以受追捧的指数很高。高古瓷、黄花梨大案均拍出了高价。从几家公司的拍卖情况看,既便是明清时期的精器瓷器,至纯天珠,市场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了,这也是今春尺寸不大、算不上高端精品的乾隆青花黄彩尊能拍到300多万美元的原因。”
伦敦:清瓷天下
5月14日至17日伦敦拍场上,佳士得、苏富比、邦瀚斯中国艺术品专场也是陶瓷杂项工艺品的天下,其中,清代瓷器占七成以上,高价成交品均为清代官窑制品。各公司的清代瓷器收藏专题表现不俗,苏富比“远东收藏御制清代瓷器及工艺品”专题12件拍品悉数拍出,清三代制品均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
佳士得瓷杂专场300件欧洲藏家藏品拍出73%,成交额1187.515万英镑。大约烧制于清代乾嘉时期的一对粉彩描金玲珑塔,拍至118.18万英镑,其瓷器部门负责人马可·阿尔梅达认为,“其原型可能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明代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
苏富比瓷杂专场成交率64%,成交额1323.765万英镑。一对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双耳扁壶拍至237.85万英镑,清乾隆青花加彩凤凰富贵纹象耳方壶拍至60.25万英镑,清康熙珊瑚红地五彩九秋周庆纹碗44.65英镑。
邦瀚斯中国书画、陶瓷杂项工艺品成交额约1150万英镑,成交率73.6%。陶瓷板块中,乾隆瓷一枝独秀,高价成交品的数量不输苏富比、佳士得,青花缠枝双莲纹蒜头瓶拍得67.965万英镑,清乾隆青花缠枝双莲纹双象耳宝月瓶42.125万英镑。
值得关注的是,在德国斯图加特的纳高拍卖行,其中国陶瓷工艺品专拍也创下前所未有的佳绩,成交额2330万欧元。德国莱茵地区藏家收藏的高13.3厘米的清雍正斗彩岁寒三友壶估价80万欧元,拍至373万欧元,被一位中国藏家竞得——1984年,此壶在伦敦苏富比拍场上以4.5万马克成交。
东京:艺术市场的新秀
在一些日籍华人行家的操持下,东京市场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近年风生水起,吸引了不少行家、收藏者组团前往淘货。
5月初,东京拍场表现不错,日本美协拍卖株式会社的中国古董专场成交近九成,九州私人收藏的瓷器件件拍出,清康熙斗彩灵芝宝相花盘以1840万日元成交,清乾隆仿汝窑琮式瓶拍至1495万日元,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灵芝仙鹿玉壶春瓶拍至1265万日元。
日本美协的实际操盘人藤文浩说,“东京市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亮点。以往日本市场不太欢迎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都曾被拒之门外,但现在日本行家思想比较开放,拍卖业也有所发展,当前以美协、东京中央、童梦三家领军,地方上的各种小型交换交易会为支撑,吸引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大连、南昌等地,以及台湾、香港的淘宝大军前往,人数超过往年数倍。日本买家今春也开始参与竞争,比如九州私人收藏的这批瓷器就有日本买家竞争,但根本不是中国买家的对手。日本市场上的中国艺术品以高古瓷器、佛教艺术品、茶具、文玩为主,漆器较受台湾、香港买家的关注。”
藤文浩指出,虽然日本市场上中国艺术品为多为中档品,价格多在数十万到百万元人民币之间,价超500万元者较少,但销路非常好,甚至超过国内大拍的成交情况,结算速度也快。
香港:瓷器成交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