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的作品主要有三个系列,即早期在国内所画的西藏;留美初期研磨西方大师技法的人体;以及后来的历史题材。这幅《西区画室》为其第二阶段的代表之作。当时的陈丹青与许多清苦的艺术家一起居住在曼哈顿西区一栋几近废弃的旧楼里,由于清贫无法雇佣模特,他们便互为模特,画中的男女是陈丹青的邻居——一对美国艺术家。所以说,这幅作品绝非一幅纯粹的人体习作,它记录了艺术家在艰难时期的生存状态和相互之间的情谊。通过对西方大师的近观临摹,陈丹青对油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无论是画面的经营、绘画的笔触、色调的搭配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尽致的体现,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接近西方油画本源的作品。
陈丹青《 西区画室》
1994年作 50×40cm 布面油画
估价:RMB500-800万
《青春故事》描绘一群男女青年站在天台上说笑交流,远处是一片污染的天空和到处飘扬的国旗。画家采取即兴式抓拍场景,侧面像和正面像交替的安排把目光引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创作出一种生机。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各异,李益的深沉;王小帅的彰显;喻红在暗自得意;韦蓉腼腆似有心事。刘小东在绘制这幅作品的时候尚未成名,与画中的喻红、韦蓉同为美院附中的教员,画面正中的王小帅当时也还没有拍电影,他们只是一些在生活中面对迷茫无聊的青年人。画家记录下这一切,看似毫无意义,但又渗透着艺术家个人的意志和情绪,是一代人的纯真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无法复制的印记。
刘小东 《青春故事》
1989年作 180×157cm 布面油画
估价待询
《荷花屏风》可以说是杨飞云的艺术中很能代表他个人风格的作品。这件作品刻画了一个躺在传统中式荷花屏风前的少女,整个画面在柔和的光线中呈现出一种静谧含蓄而又亲切的抒情基调。荷花、屏风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象征意味的符号,画家把他放置在古典油画中,是一种对于中国油画课题的勇敢尝试。从呈现的结果看,这次尝试是成功的,背景中的荷花和前景中的人物呈现出稳定的金字塔结构,这种构图方式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中比较常见,画面色彩既延续了古典油画的典雅又承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浓浓古意。
1995年 200×180cm 布面油画
估价:RMB450-650万
杨飞云善于将人物神态、动态的瞬间凝固在一个富有内在关系的平面空间内,从而制造出平衡、和谐、完美的画面秩序。这幅《方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描绘了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形象,两个人物的动作:佛教打坐和基督教祷告,被安排在同一画面中,虽然彼此之间没有交流,画面的叙事性也被淡化,贵州文玩,但是体现出深远的意味。让我们想到文化、宗教、艺术中众多的二元关系,比如男与女、阴与阳、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些人类的终极问题,在杨飞云的作品中以一种完整、平衡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杨飞云 《方式》
1998年作 162×130cm 布面油画
估价:RMB350-450万
《少年》这件作品创作于1988年,是杨飞云在东北鲁美材料技法班上,学习古典透明画法时的习作。画中的这个青年就是鲁美的学生。当时这个男生内敛的性格和独特的气质打动了杨飞云。少年侧坐在凳子上,抬头仰视画外,坚定但又略显茫然的眼神,微抿又坚毅的嘴唇都刻画了少年常有的既自信满满又心事重重的精神状态。如果说《静物前的姑娘》表现了女性特有的静美,那么《少年》这件作品则表达了青年男子独特的精神气质。线条浑圆流畅,色彩厚重凝练,是杨飞云“理想美”的典型作品。
杨飞云 《少年》
1988年作 60×44cm 木板油画
估价:RMB80-100万
90年代,为了避免创作上的概念化与空洞,杨飞云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进行了改变,在内容上,他在忘情追逐“理想美”的同时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在形式上他的笔法变的较为松动,色彩呈现丰富且明亮的特点,这些改变使他笔下的人物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画中的女子慵懒地躺在家中的地板上,有趣的是,她把脚挂在一张传统木椅上,至纯天珠,凸显出休憩时的自然和随意。那盆茂盛的植物被放置在近乎中轴线的地方,这种画面构图的风险很大,但女孩肆意的动作正好打破了这层芥蒂,竟然相得益彰。画面前方的黑猫与女孩黑色的头发、黑色的裙子相呼应,使整个构图更加趋于完美。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用心感受真实的美,人物的面容、着装,包括经常出现的植物、水果、家具、器皿等都无疑例外的增强了画面的现实感,但是人物的表情神态却又是那么传神而难以捕捉,所以也可以说这份现实是被理想塑造出来的。
杨飞云《 自在》
1998年作 161.5×130cm 布面油画
估价:RMB360-460万
猫是杨飞云画中常用的题材,猫的慵懒、灵动与杨飞云画面的精神气息相同,《黄猫》这幅画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浑然一体,分外感人。女孩极其放松的趴在一个中式椅子背上,背景中翠绿茂盛的植物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画面前方的大黄猫,卯着腰蓄势待发,显示出极强的动感,这都与懒洋洋女孩背道而驰,却在画面中完成了相互映衬的完美搭配。这也许就是杨飞云在画面中追求的那份张弛有道,对于杨飞云的艺术我们可以从更深层的古典精神的维度来考察,聆听杨飞云的绘画语言,每一幅作品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这幅画给人的感觉清纯、恬静而美好,至纯天珠,这应是画家心中理想化或者是诗意般的美好向往。
杨飞云 《黄猫》
1995年作 146×97cm 布面油画
估价:RMB260-3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