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上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共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及钱币邮品四个项目,计七个专场。
中国书画五百余件拍品,分作书画(一)、(二)两个专场。吴冠中1989年创作的《雪山》收录于《吴冠中全集•第六卷》,其灵感源自画家在大巴山中偶遇的一场春雪,画用波磔的线条勾勒山脉走势,以素净宣纸呈现茫茫雪野,缀以大大小小的色点,与排笔淡墨刷出的远山、谷坳、苍穹,汇成点、线、面的交响曲,画面斑斓明快的色彩透露出春的气息,既“把握了雪天的神采”,又构造出画家心中的形式美。黄宾虹《江渚云山》创作于1943年,高士荡舟江上,视线逐水而上,是云雾弥漫的崇山峻岭,坡岸处草木丰茂,屋舍俨然;作品借鉴米家山水,笔力遒健,经层层积墨,化点为面,达到沉郁浑厚的效果,笔法与墨象水乳交融,直臻化境。张大千《黄山松石》是1951年香港画展的展览作品,画面构图奇崛,意境简淡,极似弘仁,而笔墨又尽是石涛风韵,尤可见出张氏融通先贤为己所用之高妙。溥心畬《罗汉图》仿李公麟本,以白描手法绘笑狮、看门、伏虎、探手等七尊罗汉及小童、狮、虎,是他绝少作的题材,应是颐和园时期的杰作。
潘天寿《鱼鹰》创作于1945年,取一河两岸式构图,写伫立江畔、静待时机的鱼鹰,题识暗讽时政,蕴含了画家深切的�宋墓鼗场B劫采�1986年的《松林樵歌》见录于1994年香港朵云轩《陆俨少书画藏品集•第四卷》,画家将泼墨技法与线条结合,用奔放恣意的笔力渲染出云山的磅礴气势,墨色淋漓浑厚又不失坚强的骨骼,至纯天珠,是其晚年山水变法后的杰构。由石鲁家属提供的《写生速写小品组画》八帧,创作年代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六十年代初期,从中可一窥石鲁从重拾传统笔墨,到不断探索并加强表现力度,直至完善成熟的过程,具有珍贵的数据研究价值。
二十世纪其它名家亦有佳作参拍。陶冷月1932年的青绿山水《南岳松云》是为挚友李规庸母亲古稀寿诞所绘,陈少梅1938年的《鸿案相庄》为新婚贺礼之作,黄君璧1943年作于重庆的《峡谷单骑》等,皆为各家铭心佳笔。
成扇专题,精彩纷呈。其中,徐悲鸿《诗经•小戎》原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家属珍藏,为抗战初起时,徐悲鸿、蒋碧薇、张道藩、郭有守、谢寿康等人聚于张道藩家中合作而成,画中身着战袍的男子驾驷车远赴征途,妇人眷恋地遥望,借《诗经•小戎》之意表达对因战乱离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信手写来,饱含意趣,为难得一见之徐悲鸿面貌;齐白石《牵牛蜜蜂》作于金笺上,应为四十年代作品,钤“齐白石”钢印;张大千《山溪垂钓》以二石笔法出之,著名成扇收藏家黄天才旧藏。
当代艺术专题,众星佳作云集。贾又福巨幅山水《山不厌高》高近五米,用坚劲雄浑的肌理性笔墨,表现出太行山的崇高壮美,无疑是他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周思聪《梦回池塘外》为九十年代初期的作品,充溢着忧伤的诗意;田黎明的《远山》曾参加1996年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田黎明水墨画展”;还有薛亮的《江云飘素练》、徐乐乐《水月观音》等皆是画家近年精品,十分精彩。
油画雕塑专场推出近百件现当代艺术佳作。何多苓1992年在美国创作的《海滩》,为其转型期重要且极为独特的作品,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技巧。他采用密度极大的多层画法,画面虽高度细腻与写实,但场景完全虚构,用一种看似具象实则晦涩的语言方式体现某种抽象性,并力图在画面中召唤永恒的时间意识,追求诗意的象征和多义的空间。
刘炜2003年创作的《花儿》册页,是拍场至今出现的尺幅最大、画面最为满密且曾著录于大型个人画集的唯一册页作品。在这本总长达四米多的册页里,画家使用了丙烯、水彩、圆珠笔、毛笔、钢笔、铅笔等多种材料和工具,色彩以黑白灰为主,局部掺入鲜艳的粉红、黄、绿,反复描绘了人体、肖像、花卉、蔬果、山水等题材。这些画面与元素,不少都是他之前或之后一系列大型创作的母题,可视为这位“才情”画家灵感来源的集合。
当代艺术版块中,周春芽早期作品专题基本涵盖了他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所有创作类型,其中1993年创作的巨构《树的系列》最为珍稀难得。本幅尺寸巨大,但细节又极端丰富,结构繁复错乱,色彩鬼魅鲜艳;油彩厚处如浅浮雕,肌理重迭多变,薄处则如书法用笔,笔锋飞白,狂放好比大写意的国画,将文人画中孤寂隐逸的树,一变为怪诞和狰狞的强力表现。
丁衍庸1971年创作的《楚霸王》用色鲜艳大胆,人物造型简括夸张,虽是油画,运笔却如彩墨,举重若轻,转侧自如,寥寥数笔将结构、神情毕现,且不乏稚拙幽默的神采。在丁氏存世不过百余幅的油画中,戏曲题材仅有七幅,稀有性可见一斑。
此次林风眠专辑涵括其各个时期的作品,其中以两幅文革前作品最为难得。首度现身的《倚花理鬓图》是1960年代林氏仕女画中既有典范性又不失创新性的作品,画家于1977年携往香港,后为其义女冯叶女士收藏,流传有绪,难能可贵;画面以对角线构图,描绘了身处花丛斜倚着躺椅整理发髻的仕女,结合了古装仕女的面庞与现代仕女的身体。另一幅少见而特别的风景画《山村》,在1994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印行的《林风眠全集》中注明创作时间为1960年代;此作用一个孤立的山峰突兀地占据画的中轴,而没有表现惯常的连绵不尽、横向展开的群山,值得研究林风眠画作的学者与系列收藏林氏作品的藏家关注。
写实版块有幸再次得到陈丹青的友人、画家李品赏女士提供的油画、速写各两幅,其中一幅1996年的《身着礼服的女画家》尤为精彩,画面使用了纯正的欧洲绘画语汇,从椭圆镜式构图到暗调的背景,从用光到细腻的笔触,从体量感的塑造到色彩的控制,无不显示出陈丹青的写实功力与学者般的研究态度。另广东地区新古典主义画风的杰出代表郭润文1990年的《回眸》,及杨飞云创作于1990年的《望》,都是写实派名家的佳作。
瓷器工艺品专场拣选佳器近一百四十件。明万历黄地素三彩双龙抢珠纹盘,贵州文玩,为万历官窑之稀缺品种,品相良好,极为珍贵。
清康熙青花地绿彩云龙纹茶碗一对,外壁以青花为地,绿彩填绘云龙纹,双龙身姿矫健,五爪保存完好,为存世同类品种中少见,颇为难得。清雍正斗彩灵芝纹杯一对,其形制仿明成化时期同类品种,外壁绘四组灵芝纹,色彩亮丽协调,彩料精润莹澈,尽显雍正斗彩之姸美。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瓶身绘翠竹、芭蕉、湖石,颇具水墨画韵味,为乾隆官窑仿明永宣瓷器的代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