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玩,西泠秋拍会知音

秋音澄清,,月印平湖,江南第一槌——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秋季艺术品拍卖专场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开槌。底蕴深藏的中国书画(古代、近现代)、文房清玩印章、砚台、杂件)、名人手迹、油画雕塑等系列传统专场,继续诠释者江南的慧心与灵性,并将首次推出古籍善本专场,传递具有文人情怀的生活雅趣。此外,本届秋拍也进一步延伸到奢侈品领域,推出法国波尔多列级名庄葡萄酒专场、中国陈年名酒专场、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让众多藏家体验茶酒宜人的境界,带我们沉醉于日暮烟波,落英缤纷的浓浓深秋。

文房清玩西泠拍卖的特长,此次2010年秋拍文房清玩• 文玩杂件专场,汇集了竹木牙角、玉器文玩、佛像等两百余件精工杰作。

文房清玩• 历代名砚专场

文房用具中的笔、墨、纸、砚,由应用而产生、汇聚,并相互发展演变。其中,砚以特殊之形制、色泽、制作工艺而造成其独特之精神意涵。苏东坡曾赞曰“助成文治,其功茂焉。”于砚之推崇,可见一斑。

本届历代名砚专场,集明、清、民国佳砚八十余方,以材质论,端、歙、砖、瓷、朱砂等均有。端砚之青花、鱼脑、蕉叶白、火捺、金银线;歙砚之罗纹、眉子、水舷金纹、金星,加之佳铭巧雕,使本届拍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沈氏砚林》着录的名砚更是本届拍品之重点。    

吴昌硕、萧蜕铭沈石友藏夔龙端砚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字仓石、苍石、仓硕、昌硕,至纯天珠,一作昌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沈汝瑾(1858~1917),字公周,号石友,别署钝居士,室名笛在明月楼、月玲珑馆、师米斋、鸣坚白斋,江苏常熟人。诸生。工诗词,藏砚颇多,亦精刻砚。善书。

萧退闇(1876~1958),名蜕,字中孚,号退闇、退盦、蜕公、蜕黯、又号寒蝉、辠松老人,江苏常熟人。博通经史,尤精小学,清末居上海,晚年寄居苏州。1949年后为苏州文管会成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工书,俊挺敦厚,篆隶更擅。又善治印,邓散木、沙曼翁出其门下。系南社旧侣,与弘一相善。

吴昌硕、沈石友、萧退闇铭的夔龙端砚,长方形砚池周边雕夔龙纹,古朴高雅,施艺工精。砚侧,沈石友铭、吴昌硕书,文曰“夔龙集凤凰池,吁嗟此砚不遇时。甲寅冬,石友铭,缶书。”砚之覆手,萧退闇以篆书作铭,文曰“吐凤琱龙,结绿冰紫,文质彬彬,如古君子,文玩,石友属,蜕铭。”萧氏工书,尤精篆隶,俊挺敦厚,自成一格。邓散木、沙曼翁均出其门下。萧氏篆书铭砚甚少,此砚集二大家书,一行一篆,相映成辉,尤可宝贵。吴昌硕书,沈石友铭写天籁风字砚,质地细密柔润,砚背铭曰“梅边竹外,写我天籁,丙辰夏,石友铭,昌硕书。”梅竹均为两君所赏,频见所作诗画中,此铭书小中见大,稳健凝重,不激不励,生气盎然。

文房清玩•文玩杂件专场

本次西泠秋拍汇集了竹木牙角、玉器文玩、佛像等两百余件拍品。所征集的拍品无论是价值百万的古琴、犀角还是价值万余的香盒、竹雕,都力求每件拍品有可赏、可玩之处。通过这些雅玩的收藏为生活带来诸多知识的丰富情趣的享受。

古琴是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遵生八笺》有言:“琴为书室之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若无古琴新琴亦须壁悬一床,无论能操。纵不善操,亦当有琴……本次秋拍两张古琴值得诸位藏家、琴家关注的。“迭山号钟琴”出版于《古琴纪事图录》,清代以来多有著录。吴景潮专门有《松风草堂谢琴诗钞》。另外一把明代“鸣凤”仲尼琴也是张音色极好的琴。发声浑厚、韵味十足。琴面蛇腹纹相布,古意盎然。

迭山号钟

此张“迭山号钟”琴曾出版于《古琴纪事图录》,于2000年在台北鸿禧美术馆展出。

此次展览汇集海内外唐至近代百余张古琴。此次活动的专家顾问团及图录撰稿人员包括李祥霆、吴钊、郑珉中等著名古琴专家。认为此琴金徽玉轸、木质苍古、颜色沉着泛紫、现存漆面虽为后修,底板以及部份琴面仍现出蛇腹纹。应为宋琴。对于收藏者来说,好琴不仅要具备形象,材良,具有“古”的特性,更应具备,声音优美、动听的内涵。这也是古琴最重要的生命力。而且这张“迭山号钟”宋琴不仅仅有一般古物的收藏价值其音色和谐,音量适中。散音、按音、泛音都很舒悦、清亮,颇具金石之韵。非常适合演奏《长门怨》、《忆故人》等抒情性的乐曲。确是一张值得珍藏的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