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其艺术成就代表的线描更是难得一见

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将于2010年11月中旬拉开帷幕,包括中国书画(近1500件)、瓷器工艺品(近1100件)、古籍善本(近300件)、中国油画及雕塑(340余件)、邮品钱币铜镜(近5000件)、珠宝翡翠(近60件)以及首次推出的腕表(110余件)门类的拍品将齐齐亮相。

据悉,预展将于11月17日至19日举行,随后11月20日至23日举行拍卖,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邮品钱币铜镜部分将于11月10日至11日举行预展,12日至17日举行拍卖,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

10月14日,文玩众多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的重量级拍品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集体亮相,可谓群星云集、璀璨夺目。

古代书画  

此次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古代书画部分异常精彩,共有4个专场300余件拍品。其中,5件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旧藏汇聚一堂,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可称顶级藏品,而超过千万估价的古代书画作品也达11件之多。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更多信息,请见单稿)

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最为重要的一件拍品无疑为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可以说是古今独步、无人超越,其作品古往今来均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藏品,乾隆帝盛誉本贴‘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堪称顶级藏品。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后刻入北宋著名的丛帖《绛帖》,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即将于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四行,四十一字。

据悉,此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孙鑛等发现。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高古的精摹本历来被当作真迹看待。此平安帖帖久享盛名,历代鉴赏家对其年代多有研究,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此次现身中国嘉德秋拍,势必成为秋拍季的关注焦点,值得期待。此作品目前估价待询。

其余四件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藏品

郭熙(传)《双松图》

此作为石渠宝笈著录,曾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藏,又曾在解放前日本东京举办的《唐宋元明清名画展览》中展出并出版,,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名件。虽未必是郭熙所作,但画面双松矗立,气势雄伟,尺幅巨大,保存尚佳,是震人心魄的一件高古巨制。

文征明《行书西苑诗》册

《西苑诗十首》为文征明五十余岁在京师作待诏时所作,应是颇为得意之作。之后一再书写,此册作于八十岁,依然俊爽娴熟,气定安详看不到常人的老态,令人惊叹。曾经明代大藏家项子京所藏,后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文玩,近代则为钱境塘所得,是传承可靠的作品。

陈栝《墨花卷》

这是一件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诗十首,前后钤盖印章三十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所谓青藤白阳之白阳 ——陈道复之子,因英年早逝传世作品少,其时甚至于有“似胜其父”的极高评价。此图经《石渠宝笈》著录,据统计《石渠宝笈》共著录十件作品,目前能见到九件作品,七件在台北故宫,一件在北京故宫,一件即是本幅。

乾隆帝《盘龙松》

此作品为乾隆帝画盘山松,盘山风景秀美,又是清代帝王祭祖必经之地,乾隆帝一生游览驻跸于此不下数十次,是他特别喜欢的胜地,山中景物烂熟于胸,盘龙松又是祥瑞之物,自然会特别关注,此画用的一是宣德佳纸,墨气鲜活,韵味十足。画上钤有“洗尽尘氛爽气来”一印,用“爽气”二字评此画,可称恰当。难能可贵的是,此画保留着宫廷装裱华贵典雅的旧貌,更显得珍贵。

三件八大山人 朱耷作品

古木双禽

此作品从画作题材、笔墨和款识可以确定是八大山人七十岁左右的作品。晚年八大的人生、笔墨已历经磨炼,由惊世骇俗转为更苍凉凝重。此图被八大山人研究权威王方宇先生认定为八大此类题材的代表作。且编入他研究的图集《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并经庞耐、王季迁认定,保存极完善,极难得。

朱耷  群雁鸣集

八大晚年好作芦雁、鹿等题材,此图为近代研究八大山人专家王方宇旧藏,作于康熙四十四年,是生命中最后一年,且尺幅巨大,精神俱备,更为难得。

朱耷  仿倪云林山水

八大山水笔墨是从董其昌入手而追求得极致,復力追倪(云林)、黄(公望),此作用笔雄畅浑厚,气韵苍凉,是一幅极具个性的山水。曾与本次拍卖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同为清初学者曹溶所藏,亦经张大千、程琦先后递藏,出版于王方宇编《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

翁氏六世珍藏古代书画

收藏界有一句话――“收藏不过三代”,意思是藏品传承不易,翁氏旧藏,以书画、古籍为大宗,不仅数量繁富,质量更属上乘。从翁心存、翁同和至翁万戈,六代聚而不失而且不断增补,可说是中国收藏史上的奇迹。继2000年由中国嘉德促成国际公认的海外最重要的一批古籍善本——“翁氏藏书“转让入藏上海图书馆,今秋40件明清书画藏品再次交由中国嘉德拍卖,相信会引起收藏界的极大关注。其中周臣、吴宽《雪咏图》合卷,唐寅《山水自咏》,陈淳《花卉》册,董其昌、陈继儒书画卷,王鉴《仿古山水》册,王原祁《设色山水轴》轴均是精作。

周臣、吴宽《雪咏图》合卷为吴宽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陈璚作雪咏诗,周臣补图。陈淳《花卉》册:陈淳是绘画史上开宗立派的一代写意大师。上继承沈周笔意而能自成一体,影响直至今天,且每开对题,保存精美,是盛年佳制。王鉴《仿古山水》册:王鉴是清初四家中最善画清绿山水的,此作78岁所作,叹为观止。特别是愈到晚年画笔愈尖细严密,设色温润秀丽,与晚年文征明擅写精楷可比。

唐寅《野亭霭瑞图》

明代早中期吴门画坛,曾出现过一种以索画者别号为题材的山水画,内容是与画主有关的庭园其家乡的溪山,大多留有同时代文人的题咏,有“立此存照”的目的。当时一些有影响的画家如杜琼、沈周、周臣、唐寅、文徵明、仇英等都画过这类被后人称为“别号图”的作品,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唐寅《野亭霭瑞图》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张。

《野亭霭瑞图》,纸本,纵30厘米,横123.6厘米,淡设色,落款“吴门唐寅”,据画的内容及卷后吴宽《题野亭霭瑞图》记,可见此画正是当时流行的“别号图”,画的主人是钱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