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未发行(错体)邮品”,许多喜欢集邮的人大概都知道“放光芒”、“一片红”、“黑题词”,明信片中的“中银错片”与“贵州错片”的知名度也很高。它们都是中国邮票中的瑰宝,在中国邮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长沙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卢伯雄分析,“鸿”印成“红”可能是校对出现了失误,也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近年来明信片发行市场平淡,相关部门抓住了收藏者对“错版”的珍爱。那些印刷存在错误、尤其还是半成品的邮品一旦流入社会,就成了集邮收藏爱好者手中的珍品,也最值钱。如《良渚玉琮》邮资明信片21连张是“错版”中的代表。卢伯雄介绍,现在它的市场价在4000多元,与当初发行时的邮资面值8.4元相比,已经升值了400 多倍。2009年发行的贺岁邮资明信片《爱由心生》,小姑娘原长在身体两侧的手竟全“长”在了左侧,邮政部门发觉后,召回了一些错版明信片。原本邮资面值仅为1.2元,2009年6月涨至40元左右,现在市场价格约为150元,价格涨了100多倍。
卢伯雄说,“错版”由于稀缺,再加上大家都有猎奇的心理,总认为错的东西与众不同,因此错版邮品一直受到收藏者的追捧,从而导致错邮的价格不断被炒高。另外的重要因素就是错版邮品的数量,越少越值钱。如果邮政部门大量收回错版邮品,文玩,社会上存量较少,升值潜力肯定大;反之,文玩,有的错版邮品发行后,邮政部门并没有收回,从而导致该类错邮数量众多,那么升值潜力并不大。所以,不要盲目收藏“错版”邮品,不妨先请行家帮忙甄别后再出手,否则可能受骗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