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增强

一季度A股涨幅全球领先。近几个交易日,市场热点轮换,震荡明显。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周期股能否持续走强?后市如何布局?本期财富圆桌邀请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就此展开讨论。

春季行情有望继续演绎

中国证券报:行情行至3200点左右,这一轮行情应该如何看待?是否有继续上攻的可能?

王德伦:兴业证券策略团队1月份市场策略观点“布局旺春行情”发布后,上证综指从2440点站上2600点。春节后2月份市场策略报告中我们提出“旺春行情有望超预期”的观点,上证综指超预期快涨后逼近3000点。3月份我们提出旺春行情“分化”的策略观点,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3月末我们认为市场有进一步上行空间,提出了“挑战震荡上沿”的策略观点,之后上证综指突破3200点。

综合来看,2019年以来的“旺春行情”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季度是第一阶段的旺春行情,主要推动逻辑是风险偏好提升,无风险利率下行和流动性改善,助推估值修复;二季度以来是第二阶段的旺春行情,市场主要矛盾由风险偏好提升和流动性改善转向基本面,经济基本面预期好转催化旺春行情继续。比较来看,一季度旺春行情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分母端,即风险偏好提升、无风险利率下降、流动性改善。随着PMI等经济数据超预期,投资者对分子端(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预期好转,旺春行情逐渐进入第二阶段。展望后市,市场主要矛盾由分母端转向分子端基本面,经济基本面预期好转将催化旺春行情继续演绎。

杨德龙:在持续上攻一周后,前期强势板块在获利回吐的压力下出现回调,这属于正常现象,并未改变市场上行的趋势。春节后A股市场加速上涨,走出两波逼空式上涨的行情,上证指数涨到3200点之上,出现一定的分歧。“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目前A股正是处于犹豫中上涨的阶段。

前期逼空式上涨时,很多投资者和分析师纷纷翻多,看好后市,而场外资金也在大量流入A股市场。近期大盘回调整理一些信心不坚定的投资者开始出现恐慌心理,甚至担心行情已经结束。A股市场回升到3200点附近仅仅是完成估值的修复,但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今年经济面的回升以及未来财富大转移带来股市的牛市机会。

桂浩明:自今年一月下旬以来,沪深股市一改前期的疲弱走势,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走势。三大股指普遍都取得了最高超过30%的涨幅,在全球市场上名列前茅。就沪市而言,综合指数曾经摸高到3200点上方,从而切入了去年三月份在此位置形成的密集成交区,呈现出了一种意欲进一步向上突破的格局。大盘之所以能够由弱转强,首先还是因为有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提升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其作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作用,从而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重新建立起了信心。投资者对后市预期的改善,直接提振了信心,也由此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增量资金的入市。其次,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政策来活跃资本市场,而货币政策的适时预调与微调,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流动性,股市也是因此而受益。

此外,近一年来海外资金的持续入市,对内地投资者起到了鼓舞与推动的作用,也昭示了沪深股市的投资价值,成为行情启动的有利推动。

蓝筹风格有望崛起

中国证券报:在本轮行情中,市场风格不断切换,从前期的游资风格强势到近期的机构风格冒头,接下来市场可能以怎样的风格为主?

杨德龙:近期,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优质白马股异军崛起,带领白马股整体上扬。长期持有白马股可以不去关注短期市场的波动,通过长期持股来获得比较好的超额回报。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已经超过1100亿元,并且外资大量流入A股的股票多数都是一些估值并不便宜的白马股。这些白马股是真正能代表中国经济实力的公司,虽然估值上并不低,但是仍然受到包括外资在内的资金的追捧,通过长期持有,还会获得超额收益。

当前市场的牛市格局已经非常明显,市场风格也逐步转到白马股上,而绩差股和题材股则面临着较大幅度调整,下一段市场风格仍然会偏向业绩优良的白马股。

王德伦:一言以蔽之,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对于旺春行情两阶段论是指旺春行情完美演绎的同时,逐渐从估值修复的“阶段一”,转向以经济基本面预期好转催化的“阶段二”,因此,市场风格将转向业绩与估值并重。

随着经济寻底进入关键期,市场判断可能会出现明显分歧,这一阶段投资者应当采取相对稳健的投资策略,接下来市场会更加青睐具有扎实基本面和低估值优势等双重安全边际的优质个股。

桂浩明:应该看到,本轮行情启动的初期,一些题材股表现强劲,而一些游资显然在这过程中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到了现在机构资金的力量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多的展现,蓝筹股行情也随之而起。随着行情的深入,特别是投资者理性意识的提高,题材股继续有所降温是完全可能的,而蓝筹股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运行后,也会呈现某种差异性的特征。一些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二线蓝筹,有望逐渐崛起,成为新一波行情的主角。

中国证券报:从历次上涨行情演绎来看,第一阶段往往以金融证券打头阵,第二阶段周期股上攻,接下来该如何看待周期股?会有周期股行情吗?

桂浩明:周期股历来是每次大行情中的重要角色,今年这些股票的走势总体上也能够让人满意。不过,接下来周期股能否将行情进一步引向深入,市场还有一定的分歧。毕竟,现在实体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活力并不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周期股持续走强的条件未必很充分。应该说,在这方面持谨慎态度是必要的,在实体经济出现回升的信号还不是特别强烈时,通常意义上周期股难以成为行情的龙头。

王德伦:3月份PMI超预期重回荣枯线之上,以及近期化工主题事件催化作用下,周期股市场表现较为突出。但从本质上来看,旺春行情从估值修复的“阶段一”转向基本面预期好转催化的“阶段二”,这一边际变化才是驱动这一轮周期股行情的本质逻辑。

当前部分周期性行业复苏预期增强,如一二线城市销售回暖的房地产,行业景气持续较高的工程机械和经济稳定器作用增强的基建等。但是考虑到工业增加值和PPI仍在寻底,如果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增强,经济指标逐渐向好,那么周期股可能会有更好行情。

杨德龙:在消费股大涨之后,周期股存在着补涨的机会。周期股一般是和经济周期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PMI已经回到50以上,进入到扩张区间,因此周期板块迎来盈利上升的机会。从PMI的数据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触底回升,这有利于周期股迎来一波反弹机会。

多维度布局后市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后市?该如何配置资产?

王德伦:市场处于经济复苏预期抬头,但是宏观面仍然在寻底的旺春行情第二阶段,短期投资者应当抓住景气复苏确定性较强的方向,中长期关注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的大创新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