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3-06 17:58 我要评论( )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发布的消息,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两座规模较大,其中一座随葬品极其丰富。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发布的消息,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至纯天珠,其中秦墓75座。两座规模较大,其中一座随葬品极其丰富。  

63例人骨仅4例个体保存较好进行了古病理学研究  

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耿庆刚介绍,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文玩,为配合咸阳市汽车运输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文玩,在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M26和M8。  

小型墓葬分竖穴土圹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两种,以竖穴墓道洞室墓为主;葬具多为单棺,亦有一椁一棺、一椁双棺;葬式分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屈肢等,仰身直肢葬约占一半左右;随葬器物以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为主,主要陶器组合有鼎、盒、壶;釜、盆、罐;鼎、盒、蒜头壶等。  

小型墓葬发掘过程中,在考古发掘现场信息采集和提取方面进行了实践,包括利用高清数据采集、遥控无人机拍摄等空间信息采集方法,完整记录了遗址区原始形貌。  

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4例个体保存较好,保存程度大于75%。考古人员与体质人类学学者合作,对这批秦墓墓主的性别、年龄、古病理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古病理学是骨骼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疾病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演变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学科。该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对构建战国秦人的健康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但葬式与周边随葬品简陋的墓葬一致

    但葬式与周边随葬品简陋的墓葬一致

    2019-02-22 09:34

  • 昌岗中发现唐判官墓 发掘出箕形砚等随葬品

    昌岗中发现唐判官墓 发掘出箕形砚等随葬品

    2019-02-20 09:48

  • 扬城北苑发现汉墓 清理出土一些汉常见随葬品

    扬城北苑发现汉墓 清理出土一些汉常见随葬品

    2019-02-19 23:49

  • 工作人员先将试样放入水中进行排气、湿化

    工作人员先将试样放入水中进行排气、湿化

    2019-02-19 17:0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